黑龍江網訊(記者 王林曦)隨著夏季來臨,雨水充沛,各種菌類進入了生長旺盛期,同時也進入了因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發(fā)期。蘑菇雖美味,卻暗藏“殺機”,由于不能有效鑒別野生菌是否有毒,常常導致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發(fā)生,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。為避免這類事件發(fā)生,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特作如下提示。
一、認識野生蘑菇中毒的危害
許多野生蘑菇都含有毒素,不能食用。老百姓很難辨識是否有毒,常因誤食而導致中毒。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異,中毒后出現的癥狀也不相同,輕者可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及視力模糊、精神亢奮、錯亂、幻覺等精神癥狀,嚴重者可出現溶血、肝臟和腎臟損害,甚至導致死亡。
二、有效防范野生蘑菇中毒風險
不采摘。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。
不食用。家庭不要食用野生蘑菇,尤其是參加集體聚餐、民俗旅游等活動時,餐飲服務單位、學校食堂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,以確保飲食安全。
不購買。不要偏聽偏信,自覺抵制蘑菇味美食欲,不要在路邊攤點購買野生蘑菇。
不銷售。各類餐飲單位、食堂、流通領域食品經營者要落實主體責任,加強自我管理,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,從正規(guī)渠道進貨,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。農家樂等餐飲服務單位應拒絕加工游客自行采摘帶來的野生蘑菇,防止引發(fā)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。
三、做好中毒后的救治工作
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后出現身體不適或中毒癥狀,立即到醫(yī)療機構就診,最好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,以便鑒定毒蘑菇種類,采取精準治療措施。
責任編輯:張澤國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